close

Photo_1572850799271.png

這兩年,打者的頭盔流行加裝(C-Flap)護頰,讓打擊頭盔造型有了新的演進,只差眼睛及另一側沒有被包護,其他的幾乎該包的都包的好好的全被保護。

如果再回溯早期棒球照片,眼尖的球迷可以發現早期的打者是「沒有戴頭盔」!

那個時代,在比賽安全意識不夠強烈情況下,就是這樣瘋棒球的!

這是1955年5月15日在臺中所舉行民聲盃硬式棒球決賽照片,照片中的打者就沒有戴打擊頭盔,而是戴平時比賽用的棒球帽上場打擊。(註1)

早期棒球比賽幾乎不戴打擊頭盔,臺灣早期知名投手方水泉,在1956年就曾遭到高泉榮觸身球擊傷,昏迷了一個星期才被救醒。

美國職棒大聯盟印地安人Raymond Johnson Chapman,1920年8月16日對洋基的比賽,遭觸身球擊中頭部,急救12小時無效死亡,他的意外身亡,才引起大家討論,打者是否戴安全頭盔來保護頭部安全。

可惜那一次討論,並沒有為打擊頭盔制度催生,打擊頭盔直至1953年左右在才逐漸量化生產,日本職棒則是在1958年左右,有打者使用打擊頭盔。

日本職棒早期打擊頭盔是沒有護耳。直至1970年阪神強打田淵幸一遭觸身球擊傷頭部和耳部之後,才開始有日本職棒球員戴護耳的護盔。

不過,並不是每一位球員都喜歡戴有護耳頭盔。日本職棒在1996年一度想統一所有打者都得戴有護耳頭盔,結果引起球界反彈。

日本職棒只好採折衷方式,1983年之前加入職棒可選擇沒有護耳頭盔,1984年之後加入職棒球員,統一得配戴護耳頭盔。

也因為這個制度,才可以看到像是落合博滿、愛甲猛等球員,是戴沒有護耳頭盔上場打擊。

有關臺灣最早使用頭盔的紀錄和文獻較少。根據棒協前訓練組長陳錫龍訪談,臺灣最早擁有打擊頭盔的球隊是十信棒球隊,1961年空軍棒球隊要前往菲律賓進行訪問比賽,當時他在空軍棒球隊服役,還得奉令北上搭火車,向新成立的十信棒球隊借用頭盔,再和球隊會合。

很多老一輩棒球國手,回想早期打球沒有戴頭盔模樣,直呼那時候是有股「憨膽」,就是速球過來也不會怕,如果觸身球真的砸過來,就得懂得閃躲或者使用雙手護頭。

直至臺灣向國外引進打擊頭盔,普遍被國內棒壇使用之後,這些老國手才發現自己過往沒有戴頭盔打擊那股勇氣,還真是「憨膽!」

照片中可以發現,除了打者沒有戴打擊頭盔之外,當時球員休息區也很克難,是用帳蓬臨時搭建而成,球員是盤腿席地而坐,球迷則是把球場圍擠得滿滿的,僅本壘後方有簡易護網之外,其餘四周並沒有護網、也沒有所謂髮香熱區,球迷和球員休息區之間完全沒有間隔可言。

▲註一:合庫在這場比賽以4比3擊敗大涼汽水贏得冠軍。

https://slumberland.com.tw/

Photo_1573224008623.png

arrow
arrow

    斯林百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